【華人健康網文/亞東醫院藥學部張庭瑋藥師】大多數民眾常接觸到的藥品除了口服藥,應該就是琳瑯滿目的各式外用藥品了,常見外用藥品除了皮膚用藥與貼片、眼用藥品,還有吸入劑、陰道及肛門用藥、鼻噴劑、耳滴劑等等,這些外用藥品使用方式皆大不相同,除了依照醫生指示使用外,在操作上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呢?以下將與大家概略介紹常見外用藥品的用法與注意事項。
一、皮膚用藥與貼片
【華人健康網文/亞東醫院藥學部張庭瑋藥師】大多數民眾常接觸到的藥品除了口服藥,應該就是琳瑯滿目的各式外用藥品了,常見外用藥品除了皮膚用藥與貼片、眼用藥品,還有吸入劑、陰道及肛門用藥、鼻噴劑、耳滴劑等等,這些外用藥品使用方式皆大不相同,除了依照醫生指示使用外,在操作上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呢?以下將與大家概略介紹常見外用藥品的用法與注意事項。
一、皮膚用藥與貼片
記者許書萓/台北報導
有名28歲上班族女性,熱愛帶著耳機追劇又有熬夜習慣,一日因左側耳朵突然聽不見而緊急就醫,醫師診斷為「突發性耳聾」,醫師表示,若就醫有所延誤,恐怕較難恢復聽力。所幸這位民眾即時就醫,經以類固醇與高壓氧治療後,聽力恢復8成,近期已開始恢復正常生活。
聽說「紅茶與普洱茶,可抗冠狀病毒!」是真的嗎?有關網路媒體流傳紅茶或普洱茶中所含成分「茶黃素」,可對抗新型冠狀病毒,食藥署提醒民眾,目前醫學研究針對新型冠病毒之特性仍未完全瞭解,在沒有確切的科學實質證據論述基礎下,對於「紅茶或普洱茶,可以抵抗新型冠狀病毒、增加免疫力之偏方」傳聞,應抱持小心謹慎態度,不要輕易相信,避免再轉傳親朋好友。
「茶」類本質仍屬食品,並無治療疾病效果,若有身體不適情形(例如:發燒、咳嗽及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狀),應依循正規醫療管道醫治,並遵醫囑治療,勿聽信偏方而延誤就醫時機。
「每天三顆棗,百歲不顯老」紅棗被認為是長壽果,有補氣養血、抗老等作用,事實上在中藥分類中,紅棗從來不是被歸類於補血、養血的藥物,紅棗視為補血的健康食品的源頭,可能更多該歸因於商業的廣告與操作,以下醫師專欄文章中進一步說明紅棗與「補血聖品」的迷思,以及紅棗真正功效好處、食用注意事項。
武漢肺炎持續延燒,加上流感盛行、口罩難買,提醒民眾除了多洗手之外,亦可自行調製稀釋漂白水消毒居家環境!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指出,使用含氯漂白水加入100倍清水稀釋為500ppm的消毒水即可減少居家細菌、真菌、病毒的感染風險,簡單又便利,民眾不妨一試。
每當我們買肉品回家後,為了要去除血水、雜質,總會先用滾燙熱水氽燙後,再進行料理。不過,鑽研廚藝科學章致綱老師指出,這樣做反而會把雜質、豬淋巴水瑣在肉裡,他教大家一招可以快速去除腥味,又能保留肉質的鮮甜味。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曾正豪報導】臺北市104-106年成人預防保健資料分析顯示,40歲以上健檢民眾腹部肥胖率約40%;血壓偏高約60%,血糖偏高約40%,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30%,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20%,經由上述五項組成因子,符合三項(含)以上即為代謝症候群,計算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約33%,其中整體男性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高於女性,女性代謝症候群隨著年齡而上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