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心當新手媽媽,卻被醫師告知有妊娠糖尿病?明明過去沒有糖尿病史,為什麼在懷孕後卻發生,到底怎麼一回事?對胎兒會不會有影響?產後還會一直跟著我嗎?
![被診斷有妊娠糖尿病,怎麼辦? 被診斷有妊娠糖尿病,怎麼辦?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cp.cw1.tw/files/md5/f4/1a/f41a85130c42c74afea2e8c35d4bebc6-2949455.jpg)
Shutterstock
為什麼會有妊娠糖尿病?
如果孕媽咪懷孕前沒有糖尿病病史,到了懷孕的第24至28周做篩檢沒過時,就會被診斷為「妊娠糖尿病」。其實,在懷孕期間會出現高血糖很正常,因為母體這時為了要讓胎盤能夠支撐胎兒的成長會逐漸擴大,加上荷爾蒙分泌、體重上升等,都會讓血糖升高,就需要更多的胰島素來幫忙,在胰島素需求量增加的情況下,就可能產生妊娠糖尿病。
妊娠糖尿病會有明顯症狀嗎?
跟一般糖尿病的「三多」症狀相似,像吃得多、喝得多、尿很多出現時,就要特別留意是不是有妊娠糖尿病的可能。另外,由於妊娠糖尿病常出現在孕期中期,這時又是孕媽咪體重逐漸增加的階段,此時若有體重減輕、頻尿、喝了很多水還是覺得渴、老是感到疲倦、視力模糊等就要更小心了。
妊娠糖尿病的篩檢方式
診斷妊娠糖尿病最好是在懷孕第24到28周間,傳統是以口服50公克的葡萄糖水,等一個小時之後檢測血糖,在檢查時不用空腹,如果血糖值超過140 mg/dL,會再擇日進行一次。第二次篩檢就必須空腹,先抽血檢驗空腹血糖值,再喝100公克的糖水,喝完後,在第1、2、3小時分別再抽一次血,只要4次血糖數值中有2次以上超標,就會判定為妊娠糖尿病。檢驗標準為:空腹105 mg/dL、1 小時 190 mg/dL、2 小時 165 mg/dL、3 小時 145 mg/dL。
新的篩檢方式則為一階段式的篩檢,在檢查前必須空腹8小時,先抽血檢驗空腹血糖值,再喝下75公克的糖水,於第1、2小時抽血測量血糖值,標準為:空腹95mg/dL、1小時180mg/dL、2小時153mg/dL,只要其中任一項超標就可診斷為妊娠糖尿病。
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群
只要是年齡超過35歲的高齡產婦、家族中有糖尿病史,或曾有流產、早產、胎兒先天畸形、胎死腹中、羊水過多、妊娠毒血症、巨嬰、生產損傷等,或者懷孕前過胖、曾出現尿糖,在產檢時發現胎兒生長速度太快等,都是妊娠糖尿病的高風險族群。
妊娠糖尿病會很危險嗎?
一旦發生妊娠糖尿病,對孕媽咪與胎兒都有不良影響:
對媽咪來說,血糖控制不好會容易發生流產、早產、妊娠高血壓、羊水過多症,也會導致產程延長、發生肩難產、產道損傷、剖腹產的機率增高,產後子宮收縮也不好。
對胎兒來說,也容易出現先天畸形、胎死腹中、巨嬰症(體重超過4千公克)等。且新生兒還可能會有低血糖、低血鈣等,也可能出現新生兒黃疸、先天缺陷或因呼吸受壓迫造成死亡等,而小朋友長大後也容易產生肥胖、第二型糖尿病。
況且,雖然大部分的妊娠糖尿病孕媽咪,在產後會恢復正常,但將來發生糖尿病的機率卻比一般人高出許多!
妊娠糖尿病一定要剖腹嗎?
若經診斷為妊娠糖尿病,也不用過度慌張,只要好好與醫師配合,多數都能安全地生下寶寶,至於生產方式,婦產科醫師會根據產檢的結果與孕媽咪做討論,如果胎兒體重預估在4000公克以下,是可以嘗試自然產,但若於4000公克以上,可能需考慮剖腹產,以減少產程中的風險。
有妊娠糖尿病要怎麼辦?
輕微的高血糖可以藉由飲食控制與適度的運動做改善,建議飲食上儘量均衡、在總熱量不變的情況下少量多餐、米飯類可以用糙米、胚芽米或燕麥片等來取代白米飯,避免過於酸辣、高鹽高糖的料理,並做好自我血糖監測,一般建議懷孕期間的血糖控制目標為:空腹血糖≤95mg/ dL、飯後一小時血糖 ≤140mg/dL、飯後兩小時血糖 ≤120mg/dL。此外,體重控制在理想範圍內也很重要。
如果經過飲食控制或生活調整還是無法維持正常血糖,就需靠藥物治療,但這處方因人而異,須由專科醫師視情況、詳細討論後再決定治療方式。同時也提醒孕媽咪,產後務必回診追蹤,以確認是否真有糖尿病,及早預防較為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