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

▲醫師替患者做理學檢查。(圖非當事人/亞大醫院提供)

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/台北報導

紓壓選錯方法,先賠上健康!一名43歲男子,因為工作壓力大,長年有抽菸習慣,自認為有紓壓效果,去年意外發現鼻涕出現血絲,又在洗澡時摸到右側頸部出現腫塊,就醫檢查確診已是鼻咽癌第四期,所幸前導性化學治療及後續合併化放療等療程下腫瘤獲控制未擴散,讓他直呼「永遠不想看到菸」!

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連銘渝表示,男子經鼻咽內視鏡及鼻咽切片檢查,再接受頭頸部的磁振造影檢查及全身正子攝影後,確診為鼻咽癌,當下全家人都難以置信,不解為什麼這麼年輕就染上癌症。

包括韓國男星金宇彬、馬來西亞羽球世界球王李宗偉等人都是鼻咽癌患者。根據國內統計,每年約有1600人罹癌,鼻咽癌占男性癌症發生率的第12位,一般而言,男女比例約3比1。

連銘渝指出,鼻咽癌好發年齡為40至50歲,甚至有2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,發生原因為多重原因,如家族病史包括遺傳因子、EB病毒感染,環境因素如小時候常食用醃漬食物或鹹魚、抽菸或工作環境的空氣汙染長期刺激等。

不過,鼻咽癌細胞對放射線治療反應良好,連銘渝強調,早期(第一、二期)5年存活率高達80%以上,而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或後遺症,也隨著儀器及技術進步而明顯減少,在台灣,新診斷的鼻咽癌病例中,有6成以上已是第三、四期,但針對局部晚期的鼻咽癌患者,放射治療同時合併化學治療,不但可增加存活率,也可降低如肝、肺、骨骼等遠端轉移的機率。

連銘渝提醒,除了少數病人在初期就發現遠端轉移,使病情較難控制外,鼻咽癌已非不可治癒的絕症,即使是局部晚期的患者,經過正規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後,多數不但腫瘤病情能受到控制,甚至可以恢復原有的正常作息及工作。

照片來源:亞大醫院提供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lice99481990 的頭像
    alice99481990

    活力小館

    alice994819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